日本受中土文化影響之深,充分體現在詞匯上。今天我們在翻譯過程中,比對了兩個詞匯,再次感受到了中國文明對包括日本在內的整個東方文化體系的滋養。
真的是翻譯點滴間可將文明體現的淋漓盡致。
此前中國如果要進入一個行當,就需要做保,需要中間人,一個人單槍匹馬是不被接納的,其實這契合了現代的擔保體制,是很具有先進性的。如進鋪子當學徒,要有保人,要有人引路。否則沒人收你。也是給自己找個出身,以便被體系所接納,拿你當自己人,這一點,在當代的相聲界還是體現的比較明顯的。大家可以自己品味下老郭的遭遇。
電視上我們也看到馮先生,演的那個將古董還回而要求留下當學徒的橋段,那么大的恩,掌柜的說沒保人沒法收,不合規矩。可見這個熟人引路何等重要。
很多的日本酒吧等是不接待生客的,這里注意,并非這個店不正規,而是類似那種會員制的。一般這種店鋪門口的牌子上都會注明:一見さんはお斷りいたします。就是生客概不招待。與之相對應,就是“常連”、就是熟客的意思,將這個詞分解開,“連れる”這個詞我們都懂,是“帶,隨”的意思,由經常來的帶你來,或者你跟隨常客到店,這樣就混個臉熟。
所以這個詞將意思體現的淋漓盡致,完全契合中國的文化傳統,這種對中華文明的傳承在翻譯過程中會經常遇到,對于學習外語的朋友來說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途徑。
從日語翻譯和學習的角度來看,是不必將其和漢語分開的,一脈相承,根本無法切割。只要你用心去品味,所以各位同好,讓我們一起來加強母語學習,這勝過學習外語本身。我們的扎根于中華文明的土壤,連日本在片假名橫行的今天都無法割舍掉漢語的內核,我們有什么理由,學習幾天日語、在島國呆幾天,就說,我融入當地環境了,我漢語不好,日語這個詞我懂,就是找不到合適的漢語詞匯。你是哪國人?你懂ge球。
不忘本,才能健康的學習和生活,才能為民族文化的復興站好自己的崗。翻譯如是,做人更是如是。
翻譯點滴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