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出錯一事,可大可小,小的可能只是引來一陣哄笑,大的翻譯失誤其中長期影響恐怕難以估計。
一.出錯的根源何在呢?大連翻譯公司認為:
1.基本功不扎實
2.知識面窄
3.翻譯技巧不熟練
二.翻譯需警惕三大“陷阱”
1.忽略單復數
翻譯例句
英文:The mountains began to throw their long blue shadows over the valley.
原譯文:山上開始向山谷投下蔚藍色長影。
上面的譯文有錯嗎?細細思考一下,你會發現,譯者實際上忽略了英漢翻譯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單復數。大家知道,英語的名詞分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名詞往往和冠詞連用。可數名詞最常見的復數形式就是在該名詞單數后面加上“s”或者“es”。
上述例子中,mountains和shadows明顯都是復數,那么這個英文中的復數,轉成成中文時,能找到對應的表達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比如,這里我們建議將這句改譯為“群山開始向山谷投下一道道蔚藍色長影。”一個“群”字,一個“一道道”,立即就將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再現到譯文中。
再給大家舉個翻譯例子。
原文:Dogs are very helpful animals.
很多同學這時就放聰明了,注意到這里dog和animal都是復數,而且剛剛
大連翻譯公司上面也說了翻譯時一定要注意體現出這個復數概念,那就這么翻譯:狗們是很有用的動物們。不得不說,這樣的譯文其實也是很蹩腳的,因為有中國人會這么講話的嗎?其實很簡單,這句話可以直接譯成:狗是一種很有用的動物。
在英文中,泛指經常用復數,或用單數加定冠詞,表明這一類的東西。dogs在這里其實是泛指,雖為復數形式,但是表達的概念卻是“dog”這一類動物,所以在譯成漢語時直接用“狗”這一個字來表達就足夠了,足以說明是表示“狗”這一類動物了,而不用畫蛇添足,說成“許多狗”或者“狗們”,讓人聽來忍俊不禁。
2.忽略介詞
介詞是英語里最靈活的一個詞類,它能引出介詞短語在句中發揮各種作用,它能跟動詞連用,把不及物動詞變成及物動詞,引出賓語。
總之,介詞在英語里廣泛使用,在漢語里許多用動詞表達的意思,在英語里可以用介詞來表達。反之,英語里的許多介詞,在譯成漢語時則要用相應的動詞來表達。
翻譯例句:
原文:In the evening, after the banquets, the concerts and the table tennis matches, he would work on the drafting of the final communiqué.
原譯文:晚上在宴會、音樂會和乒乓球比賽結束后,他還得起草最終公報。
上面這句譯文有問題嗎?說不上有問題,這句譯文表達的意思也是對的,只是,該譯文還有可優化的地方。只要譯者掌握了上面所說的規律,即“在漢語里許多用動詞表達的意思,在英語里可以用介詞來表達。
反之,英語里的許多介詞,在譯成漢語時則要用相應的動詞來表達”,那么譯者在翻譯時就會注意,英文中只用了一個介詞after來引出后面的三個名詞banquets,concerts,table tennis matches,即一個介詞搭多個名詞,但中文極少會出現這種情況。
所以譯成中文時,我們就要注意將英文中唯一的一個介詞轉換成中文里不同的動詞,使其與后面跟的名詞搭配恰當,語義更通順。
再看一個經典的例子,跟大連翻譯公司一起去體會一下這條規律應用的恰到好處所帶來的不一般的效果。
原文:In China, we went into shops, parks, theaters and restaurants.
譯文:在中國,我們逛商店,去公園,上戲院,下飯店。
有沒有看到,原文中的一個went into,翻譯成中文,就分身了,由一變四,成了逛、去、上、下。不得不驚嘆,譯者這些詞真是添得好,添得妙啊!
3.拘泥于原文
翻譯例句:
Opponents(1) of a proposed agreement with Japan to build the new generation FSX fighter plane(2) have made a vigorous appeal to President George Bush, and a long debate at the White House?(3) has left Mr. Bush torn between differing views in the cabinet?(4).
這個長難句,你要死摳原文的話,保證譯出來的東西沒人能懂。這時,
大連翻譯公司要求你必須跳出原文,充分發揮譯者的創造力,這樣才能做出既忠實原文,又通順易懂的譯文。
我們首先將第2句提前,放在句首,然后再用到轉類的翻譯方法來譯第1句,將名詞轉類為動詞。隨后翻譯第3句,這一句要和前面的拆離開來,成為獨立的一句,并且用到轉類手法,將名詞轉類為動詞短語。最后翻譯第4句,這一句要用到拆句,并且拆開的前后兩句要符合漢語的因果邏輯關系。
參考譯文:有人提議美國與日本簽訂協定,共同研制新一代FSX戰斗機,但有人不贊同這樣做,并向喬治·布什總統表示了強烈的反對意見。白宮開會進行了長時間的爭論,但內閣成員意見相左,布什先生很難定奪。
我們首先將第2句提前,放在句首,然后再用到轉類的翻譯方法來譯第1句,將名詞轉類為動詞。隨后翻譯第3句,這一句要和前面的拆離開來,成為獨立的一句,并且用到轉類手法,將名詞轉類為動詞短語。最后翻譯第4句,這一句要用到拆句,并且拆開的前后兩句要符合漢語的因果邏輯關系。
看一個漢譯英的例子。
原文:奪取這個勝利,已經是不要很久的時間和不要花費很大的氣力了;鞏固這個勝利,則是需要很久的時間和要花費很大的氣力的事情。
譯文:To win this victory will not require much more time and effort, but to consolidate it will.?
原文里重復出現的詞語,譯文沒有重復,僅用一個will就替代了原文用二十多個詞表達的意思。這就是跳出原文的神奇之處
大連翻譯公司提供